摘要: 物流金融在宏觀經濟結構中的功能與作用,它對于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,提高流通服務質量減低物資積壓與消耗、加快宏觀貨幣回籠周轉起著不可取代的杠桿作用。
1. 物流金融在宏觀經濟結構中的功能與作用,它對于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,提高流通服務質量減低物資積壓與消耗、加快宏觀貨幣回籠周轉起著不可取代的杠桿作用。
2. 物流金融在微觀經濟結構中的功能突出的表現(xiàn)為 物流金融服務,特別是在 供應鏈中 第三方物流企業(yè)提供的一種金融與 物流集成式的創(chuàng)新服務,其主要服務內容包括: 物流、流通加工、融資、評估、監(jiān)管、資產處理、金融咨詢等。 物流金融不僅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、高附加值的 物流與加工服務,還為客戶提供間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務,以提高 供應鏈整體績效和客戶的經營和資本運作效率等。 物流金融也是 供應鏈的金融服務創(chuàng)新產品, 物流金融的提供商可以通過自身或自身與金融機構的緊密協(xié)作關系,為 供應鏈的企業(yè)提供 物流和金融的集成式服務。
3.在 第四方物流出現(xiàn)后, 物流金融才真正的進入金融家族的概念,在這里 物流將被看成一種特殊的貨幣伴隨著 物流的流轉一起發(fā)生在金融交易活動之中, 物流金融利用它特殊的身份將 物流活動同時演化成一種金融交易的衍生活動,而 物流金融這時變成一種特有的金融業(yè)務工具,一種特有的復合概念,一種特有的金融與 物流的交叉學科。然后,從這個交學科中我們在去追蹤它的存在及發(fā)展的可行性、需求乃至對策。 物流金融的起因之一就是源于這些不起眼的 物流原始交易之中,在一個 物流學、金融學尚不健全的發(fā)展中國家,來之實踐中有價值的方法不能被抽象、有效的提升到學術層面,是可以理解的。
物流與金融業(yè)務的相互需求與作用,在交易的過程中產生了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 物流金融圈。從 供應鏈的角度看,廠商在發(fā)展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流動資金不足,而 存貨占用的大量資金使得廠商可能處于流動資金不足的困境。開展 物流金融服務是各方互利的選擇,但是,不可回避的是風險問題。實現(xiàn)風險管理的現(xiàn)代化,首先必須使 物流金融業(yè)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。根據新巴塞爾資本協(xié)議,風險管理要覆蓋信用風險、市場風險、操作風險等三方面。
在傳統(tǒng)的 物流金融活動中, 物流金融組織被視為是進行資金融通的組織和機構;現(xiàn)代 物流金融理論則強調: 物流金融組織就是生產金融產品、提供金融服務、幫助客戶分擔風險同時能夠有效管理自身風險以獲利的機構, 物流金融組織盈利的來源就是承擔風險的風險溢價。所以, 物流金融風險的內涵應從利益價值與風險價值的精算邏輯去挖掘,且不可因懼怕風險而丟了市場。 |